く驚蟄節>
3月5日中午12時21分就是今年的第二個節:驚蟄。此時太陽運行到
黃經345度。斗指丁方為驚蟄,雷鳴動,蟄蟲皆震起而出,故名驚蟄也。
蟄是藏的意思。陽曆3月上半月,陰曆二月上半月,天氣漸漸回暖,春雷
開始震響,蟄伏在泥土裡的冬眠動物和多種昆蟲感於春季溫暖,震驚而出。
故<<群芳譜>>上說:雨水後十五日為驚蟄,蟄蟲震驚而出也。
驚蟄的三候為:一候桃始華;二候倉庚(黃鸝)鳴;三候鷹化為鳩。這是說:
在驚蟄時節,中國的一些地區已經是桃花紅、李花白、黃鶯鳴叫、燕子飛來
的時節,各種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昆蟲醒來,過冬的蟲卵也開始卵化了。由
此可見,驚蟄是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一個節氣。
農家還有三句說話:
(一)雷打驚蟄前,高山好種田。
(二)驚蟄聞雷米如泥。
(三)驚蟄雷鳴,成堆谷米。
意思是:
(一)若雷打在驚蟄前,那一年的雨水就特別多。雨水雖多,但對於山區農田好排水。
(二)若雷在驚蟄當天響起,就不種甚麼都豐收。
(三)若是驚蟄過了好多天都未聽到響雷,那年就會因缺雨水而影響收成。
民間又有一習俗說:因驚蟄起而昆蟲百出,引至是非小人活躍和老虎也開始張
口覓食。因此,有需要在當天打小人和祭白虎。在香港,每年此日也有這情景
出現在鵝頸橋。
在五行演化的過程中,自驚蟄後,陽木之氣到了帝旺之位,月份是屬於「卯」月,對生肖屬虎、馬、狗的朋友而言,是桃花之月。又,對日元是「丙」和「戊」的朋友,也是桃花之月。其實,這個月對大部份的人,都會容易有思春之念。另一方面,這個月亦暗有搬屋、遷移之象。